close

WEDCV155VD5RRV515DV

 

內容簡介

  三國之五虎上將關雲長

  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

  一部熱雪忠義的傳奇

  三國這個時代,一言以蔽之,風起雲湧。那是一個充滿生機的時代,是煥發著人性原汁之真的時代。捲入那個時代的一切人,都淋漓盡致地張揚著他們的個性。

  當時,國家的衰落表現為政治上混亂不堪,宦官干政,國家政治權力旁落,皇帝昏庸孱弱,廢立受近侍和權臣的控制與操縱;官員腐敗墮落,社會衝突驟變,在國家領土之上,引發了全面戰爭;連年內戰,餘波震盪,動搖了國家政權的統治基礎;在經濟上則是農業遭受嚴重破壞,土地荒蕪,民不聊生,災害頻繁。總而言之,社會動盪,人心渙散。

  從中平元年(西元一八四年)黃巾農民軍大起義爆發算起,至晉武帝太康元年(西元二八○年),東吳政權被西晉消滅。這將近百年(共九十六年)期間,東漢政權分崩離析,權貴、諸侯、強盜在昔日的漢王朝所拓建的中原土地上不斷征討。在這段歷史中,各地實力派貴族打著各種旗號在帝國的廢墟上問鼎逐鹿。各路英雄紛紛登場,滿懷著憂國憂民的心情。建立一個強大的新帝國的夢想,令他們興奮,令他們以此為己任,沒有誰願意退縮,更不願拱手讓與他人。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歷史的最佳承擔者。強大統一的國家應該由他們親自建立起來。打造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的夢想誘惑著他們,鞭策著他們,於是他們不惜一切,致力於新的統一……

  三國,既是一個時間概念,也是一個空間概念,更是一個文化概念。三國留給我們的不只是一段歷史,更有著豐富而又深刻的內涵,有待我們去發掘,去認知。在這段歷史中,能夠看到什麼,取決於我們的心靈。

  在三國英雄傳奇中,一幕幕驚心動魄、威武雄壯的歷史活劇,千百年來仍然震撼人心。而在三國英雄群像中,關羽——關雲長更以其義薄雲天的正氣令後世敬仰,成為與「文聖」孔子並尊的「武聖」。

  義氣,其實就是一種心靈的契約,是一種神聖的承諾,是一種同心共赴的誓言。

  義,就是一種信仰,具有永遠的號召力。

  關羽一生,唯義而行,為國勇武,為民德澤,信義素著,守諾不違。無論處於怎樣的境地,無欺無詐,坦然而立。不可威凌,不能收買,不願投機。「不棄舊從新,樂為之死」;「金銀美女,不足以移之」;「高官厚祿,不足以動之」。

  關羽,對於他所處的時代,負起了責任,以他的義、他的精神、他的品格,無愧於天地。

  統治者需要這樣的楷模,需要忠誠,但是如果沒有「義」,也就沒有忠誠;商人需要這樣的誠信,因為沒有「義」也就沒有誠信,沒有誠信,也就沒有合作;善男信女需要這樣的一個偶像,沒有「義」,也就沒有情,如何寄託海誓山盟的承諾;民眾需要這樣的一個神靈,需要一個一諾千金的永遠的保證,假若沒有「義」,也就沒有信仰,我們的誓言由誰來佐證?因而我們崇拜關羽。因此,我借用了一切可用的資料,就這樣寫下來了。這就是我內心的關羽。

  面對歷史,這就是我眼中的關羽,我眼中的歷史。我們需要這樣的關羽,我們願這樣的歷史是真實的歷史。只求能夠真實,並不刻意求美。但是反觀歷史的成敗,隱隱地透出一種蒼勁之美來。那種千年貫注的義氣與靈魂,令我們傾慕不已、嚮往不已。

  因為那是一種真正的美,千年不變,傳承不衰。這也正是我寫本書的目的,也是促使我寫本書的動力所在。只是我的筆觸未能盡意,深以為憾,此其一。其二則是我的理解,只是泛泛的關羽,失於表面,並不能夠深入到歷史的關羽的內心,我只能寫我心中的關羽,因為一千個人的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何況我們所面對的更是一位歷史人物——五虎上將關雲長。

作者簡介

東方誠明

  原名劉強。60年代生於中國西部隴東高原上最為貧苦的環縣山區農家。出生時正是冰天雪地的季節,因此喜歡雪的清純、潔白、唯美。於是,內心總祈望能在那遠遠的世外的林邊雪地,建有一座屬於自己靈魂的小木屋……喜歡幻想,思維不羈,自然也就與時尚格格不入。因而也就只能躲在自己的思想裡,與古人相契。讀著那些遠古的塵封的句子,總有一種親切之感。

目錄

面向那個遙遠蓬勃的世界

楔子

第壹輯艱難轉戰
平民長生的出生
英雄的童年
桃花盛開時節的相遇
英雄的武器
為了帝國的安定
其實就是一杯酒的溫度
諸侯震驚
轉戰平原的烽火歲月
古道熱腸,義赴急難
樹欲靜而風不止
深含意味的許田圍獵
把心事深深藏起
沒有什麼比自由更美好
天意難測

第貳輯寄身曹營
立下盟約
投降也理直氣壯
穿著舊袍行走
明月青燈書卷香
天字第一號美譽
得獲名馬曰赤兔
英雄情,美人淚
白馬坡前的斬首行動
黃河作證
放下那些毫無意義的俗物遠行
悠悠黃河,吾其濟乎
長風萬里走天下
古城英雄聚義

第參輯如琢如磨
戰略性撤退
英雄北望憂國難
荊州古城
反偷襲佔領樊城
歷史從此轉彎
非唯天時,抑亦人謀也
歷史上的火光
危急時刻,誰敢橫刀立馬?
戰略大轉
履險如夷
人生的華容道

第肆輯鎮守荊州
荊州,第一處根據地的建立
輕舟一葉自往來
五虎上將與五星上將
鏖戰襄陽
今夜有暴風雨
清除浸入肌體的毒素
威震華夏
被盟友的出賣
麥城隘路
英雄殉難回馬坡
命運的昭示
靈魂的引導者
魂兮歸來
顯聖玉泉山

第伍輯浴血涅槃
雪花盛開
追思英雄的孝心
帝國的守夜人
決定歷史事件的天候
告別意味著什麼
靈魂的升騰
神的廟宇
從神壇上俯視
讓靈魂顯出本相
千年的惆悵
英雄輓歌
做自己的神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7134653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

 

 

冥冥中,我睜開眼睛,游目四望,驚奇的發現自己正在一條漫長的甬道中象魚兒一樣游弋。上不沾天,下不著地,象是有水托著我,但身上又點滴不濕,虛空中自有浮力。無數光點象潮水一般從我身側經過,一不留神,就被一團光擊中了額頭,立刻腦中便「看見」一段影像。 原來我是在時空隧道里穿梭啊!這光斑正是人世間逝去的光陰。 這絕對是安排好了的,因為我看到的正是佛教在中國的一段段歷史。於是我就沉浸在這光影之中,慢慢地又閉上了眼睛。 在唐代以前,人們都相信佛祖誕生於西周周昭王二十六年四月初八,因為傳說在那一天周朝的天子百姓都看到了升騰於西方的燦爛五彩霞光,太史蘇由算出有大聖人生於西方。 ... 等到了昭王的兒子穆王時代,這位以喜好浪遊天下聞名的天子據說在西方曾與佛有過一面之緣,如來教會了他建塔造像,然後回國後他建造了中國甚至也是世界歷史上最早的寺廟和佛像。 然後是春秋時代,秦穆公有一次突發怪病,最後發現,病因是他無心中拋入馬棚里的一尊佛像,等將它抬出來擦洗乾淨,並加以適當的供奉之後,秦穆公的病好了。於是他也誠心建了座佛寺。 再後來,就連孔夫子也對他的一位粉絲說:「西方有大聖人。」 等到阿育王分散舍利的時候,那時中國就拿到了一份。 無數的傳說,都在說明佛教在很早很早的時代就已經傳入了現在中國。 可惜的是,這些傳聞到現在還沒有經考古學家證實,專家們是傳說的死敵,他們只相信證據,只認可地下挖得出來的東西。所以儘管在殷墟里出現過南亞的龜殼,但到現在為止,人們普遍相信在先秦時期,佛教與中國沒有直接的接觸,佛祖與孔子、老子大約是同時代人。 比較可信的佛教傳入中國的時期是東漢明帝時期,這就是有名的「白馬馱經」的故事。相傳漢明帝有一天晚上夢見了一個頭上有白光的金人在飛行,於是第二天早上詢問眾大臣其來由,有人就告訴明帝:「這就是西方的佛。」 於是漢明帝派出了兩個使臣前往西域,取到了佛經,然後放在一匹白馬身上馱了回來,同時歸來的還有兩個西域的僧人。從此,佛教開始了在中國的傳播。 ... 這個傳說雖然比先秦的傳說要靠譜一些,但還是摻入了不少神話,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真實的成份在裡面。正如前言,東漢到隋初是佛教的極盛期,整個西域的人民都信奉佛教,有如今日的伊斯蘭教。其輻射到中國是遲早的事。 但廟院背後的確有國家的身影。中國第一座寺院就是洛陽白馬寺,建於漢明帝時期的永平十一年。所以名之為「寺」,其實原來指的就是國家級的建築,如「大理寺」、「鴻臚寺」、「光祿寺」等等,只是恐怕漢明帝沒想到自白馬寺始,「寺」就成為和尚廟的專稱。 為什麼漢明帝要專門重視佛教呢?這應該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中國這方面的原因,漢帝國有尚巫的傳統。不可否認在古代巫師也掌握著一著的技術和資源信息。《史記.封禪書》就記載,西漢初年,巫術的風頭可謂一時無兩,各類巫師充滿京城,按地域分有秦巫、越巫、梁巫、楚巫、荊巫、晉巫等等,後來又加入了胡巫,佛教初傳中國就被認為是胡巫的一種。當時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與巫術有接觸,信仰度不下於現代人對科學的崇尚。但當巫術發展到極致終於釀成了有名的「巫盅之禍」,情況有點象古代的生化危機。漢武帝由此對巫術進行了打擊。在這事件後,巫術逐漸轉入地下,但並沒有絕跡,甚至成為了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組成部分。 ... 其次,是巫術內部的原因,從人類知識的發展來說,巫術、宗教、科學是三個階段,巫術是屬於最低的層級。《西遊記》中,菩提老祖讓孫悟空選取的幾門功課,其中的「術」字門就是屬於巫術,孫悟空頭一個就不學。因為巫術只解決了人類的一些表面需求,而涉及深層次的東西並沒有觸及。其實當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其實對人生的價值問題的認識越來越受注重。這種價值,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層面的分析。說淺顯一點就是生死問題,即人生從何而來,人死向何而去,而在這生與死之間的過程中,人的所做所為到底是為了什麼?他的追求,他的付出,他的經歷到底有什麼意義?而巫術是只解決了一些表面上的膚淺的需求的,巫師們宣稱自己可以擁有巨大的法力,吐氣成霧,揮手成山,但它沒有觸及到核心,也就是說,姑且不論你的能力是真是假,而當你有了這樣高的能力,你能做什麼?你能改變什麼?有什麼意義?巫術是沒有社會主張的,它的服務對象絕大多數是個人。而無論儒家、佛教還是道教,先後都提出過自己的社會主張,擁有成熟的價值觀,這就是它們比巫術進步的地方。 第三,是佛教的自身優勢。中國那時不是沒有其他可以同佛教抗衡的思想,如儒家、道家,但思考問題的角度比較單一,更多的著眼於現實社會的複述。對於神話的解釋權更多的在巫師們手裡,而這些恰恰就是儒家學者們不感興趣的。 相反,作為一個世界性的宗教,佛教那時已經相當成熟。古印度有辨經的傳統,在多種思想的激烈交鋒下,佛教的思想已經很完備,擁有當時相對最為科學合理的世界觀。特別在想像力層面,是老老實實的中國人望塵莫及的。佛經中的那些瑰麗的想像,現在讀起來也動人心魄。那時的和尚們就象明末清初的西方傳教士一般,四方開展自已的傳經大業,使得佛教的理論知識進一步接觸到實踐。在這基礎上,佛教文化進入思維方式還是比較單一的中國,就象九十年代初的日韓文化進入思維方式還比較閉塞的內地一樣,自然會引起比較大的影響,為自己贏得了很多「崇拜者」。范文瀾尖刻地認為這是因為中國人過於實誠,沒見過大話。但其實,人生對於自由天空的追求也是天性。佛教就滿足了人們釋放心靈的這種慾望。 佛教的巨大潛力當然也引起了當年的「有關當局」的注意。一方面,政府需要引入佛教來繁榮文明。這也是基於實用的考慮。因為佛教的涉及範圍很廣,包括各種文化,如宇宙學認識、動植物知識、藥物知識、思想體系等等。從漢到唐,中國人從佛教中學會了很多東西。但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佛教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不,是「以夷變夏」。所以當時做出了規定,即只準許外籍人士出家當和尚,這樣就限制了佛教的發展。特別在楚王劉英利用佛教搞政變的陰謀暴露後,漢明帝對於佛教的控制更加嚴格,於是很長一段時間佛教並沒對中國產生太大的影響。 ... 但是隨著漢帝國的日益衰落,佛教獲得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原因就在於儒家神學在嚴酷的現實面前的失敗。因為漢代流行的「天人感應」觀念幾乎將一切自然災害如日食、水災都歸結於人,特別是皇帝的不做為,這種觀念首先用思維上來說就不嚴密,最後甚至成為了政治鬥爭的工具,明明皇帝、丞相都死了好幾個,日食、地震都還是經常發生,政府運作越來越困難,老百姓的生存更是如雪上加霜。這又怎麼能讓人信服呢? 所以漢恆帝已經在宮中設置佛寺道觀了,希望能夠保佑國家,當然這是沒用的,因為接下去就是三國時代,群雄割據,諸侯征伐,中國進入了長達四百年的大亂世,這是自春秋戰國之後的中國又一個大分裂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不穩定的時期。 ... 三國兩晉南北朝,這三個時期是連在一起的,期間雖然有晉朝長達五十年的統一,但晉朝本身就是個黑暗的朝代。就算不計後期八王之亂時代,就算從滅吳成功到被匈奴滅亡的這一段統一時期,就不過短短三十六年,而在之前早有很多人對亂世的來臨做出了預感,所以說這段統一是極為脆弱的,簡直可以忽略不計。在這段時間裡,北方的少數民族驅趕黃河流域的中原貴族,南遷的中原貴族驅趕南方的土生貴族,整個中國充滿了不公與壓迫。但佛教卻正好獲得了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為什麼?因為這段時間的中國和佛祖創立佛教時的印度太相像了。 還記得佛祖創教時的印度情形嗎?正是一個各種思想,各種人種相互迫害的時代。原住民首陀羅被外來人種剎帝利和婆羅門聯合欺壓。下層人士七世方可脫離自己的種姓。而在兩晉南北朝這段時間的中國,也充滿了類似的階層壓迫,民族矛盾在這一時期及為尖銳。這是春秋戰國沒有出現的新情況。更重要的是,自魏晉以來,統治者把社會階層給固化了,即「九品中正制」塑造出的士族階層。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就是這一時期中國人自己內部宛如天壤的社會分化的真實情況。 ... 廣大的士族階層,既得利益者,整日無所事事,過著悠閒的生活。而做為社會底層的廣大民眾,看不到改變自己環境的希望,一生只能默默地承受壓迫,這樣的社會和古印度何其相似!這為佛教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為佛教就是為了調合這樣的社會矛盾而創造出來的。 中國人在這段大分裂時期所經歷的問題,很多都是早就被佛祖和和尚們思索過很多年的,現在當然如魚得水。很多現實的問題都在佛法中找得到解釋和解決方法。 佛教最神奇的作用就是調和階級矛盾,維持社會穩定。 祂教導統治者:盛衰無常,要居安思危,節制你的慾望。不要過度壓榨你的人民而沒有憐憫之心,因為因果輪迴,報應不爽,在適當的時候,要施捨一些財物給予下層的人民,這才能維持你的統治。 祂教導被統治者:前世孽,今生償。你今生今世受的苦,其實是還你前生欠下的債,你今生積下的德,來世也將得到償還。所以要一心向善,為來世積福而不是積怨,等到你福報夠了的時候,你將會到達極樂世界。 因此,佛教很快的在中國大地上流傳開了,其中尤以南朝為甚,所以有名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可見當時佛教的盛極一時。 ... 相比之下,我們也就能夠理解為什麼在上一個亂世,即春秋戰國時代佛教為什麼沒有盛行。對於佛教本身當然是因為它初創未久,還不具備影響世界的能力。更重要的還是因為春秋正處在一個社會制度和科技力量大躍進的時期,中國內部就有各種思想的交鋒,即「百家爭鳴」,在自由的風氣的引導下,看問題遠遠沒有後世「獨尊儒術」那麼單一。統治者更追求的是富國強兵,提升國力之策,而這些卻正是佛教不擅長的。 而到了魏晉南北朝,適合佛教發教的因素都齊備了。從統治者到普通百姓,大家一致感覺到對佛教的迫切需要。中國士大夫對佛教的推崇程度比當代公知對西方民主自由的價值觀推崇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就在佛教如此風光的時候,正如陰陽魚太極圖一般,它在中國最強大的對手, 不,應該說是最好基友也出現了,這就是道教。 道教起源現在一般認為是自東漢始,也就是幾乎和佛教傳入是同一時間,其實這是被嚴重低估了的。因為自上古開始,在中國,「道」就是很古老的信仰,其之於中國人,就如「梵」之於印度人一般。對於「道」,先秦諸子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老子。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其實自先秦到後世,「道」的信仰一直廣布於廣大民眾之中,從未衰退。 只是也不統一,因為所謂「宗教」的定義是有具體的教旨和教義,以及教徒。而道教恰恰在這時沒有明確的主張。 無論道家、儒家還是其他的諸子百家,其實都有言「道「」,但並不統一。就是同被歸於道家,老子之道與莊子之道就有區別,與楊朱之道、列子之道還是有區別。 ... 而且老子、莊子,一生都對收徒這事沒啥興趣,因為「無為」。後來的道家學者也採取了同樣的生活態度。 所謂「有市場的地方就有商品」。漢帝國對中國人的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光是佛教提供的產品也還滿足不了所有人需要,於是另一種宗教應運而生了。 後漢時期,一個叫張道陵的小人物,辭官以展開自己對「道」的追求。他也是個天才,可能有些隱秘的傳承,極有可能受到佛教的影響。 ... 他相信,通過不懈而充滿智慧的修煉探索,他將會實現與「道」的融合,既長生不老。但完成這一偉大目標需要經濟的注入。為此,他不得不建立了一個組織以籌集資金,這就是五斗米道。雖然打著「道家」的旗號,但社團的教義是結合方術和道家兩種本來在中國早就存在的東西。不管如何,張天師通過有條理的組織和規劃確保了「道」的影響力,教團得到很大發展,很快影響到了全國,甚至建立起了一個獨立王國。這些都是以前的道家望塵莫及的,於是五斗米道的創立就被認為是道教的創立。張道陵也被奉為公認的道教祖師。 道教一經創立,就和佛教成為了一對歡喜冤家,雙方在競爭中求合作,在合作中謀發展,正象太極圖中的陰陽魚,看似彼此對立,但合為了一個整體,很快在中國人的生活中產生重大影響。 在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時段,佛教是不斷的融入中國文化,而道教則是不斷通過和佛教的交流走向成熟。在這段時間,道教先是通過自立王國想實現夢想中的世外桃源,後來也採取同統治者合作的態度以謀求更大的發展。 必須指出的是,道教在構築自己的神靈世界時,從巫術和佛教中吸收了很多內容。從至高神「三清」的設立到掌握生死的「冥府」的構築,都受到了佛教很深的影響。如果把屬於佛教的成份剔除出去,那麼剩下的只能是上古巫術。所以可以說是道教和佛教共同探索並闡釋了這個世界。 道教與佛教在那時的發展不是沒有高下。佛教始終保持壓倒性優勢,但道教也不乏亮點。 在北方後趙尊奉佛圖澄為國師的時候,南方的東晉,不少士大夫都入了五斗米道,並且在名號中嵌入了一個「之」字做為記號。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瑯邪王氏。 而在南方佛教蓬勃興旺的同時,道教卻說動了急於漢化的北魏王朝,道士寇謙之創立了北天師道,成為了北魏的國教。而後採取了一系列的打擊佛教的措施。 南北朝間所有的王朝都有如走馬燈一樣輪換無常,但道教和佛教的纏戰才剛剛開始,而後從唐到明,一直到現代,從無間斷。打打停停,停停打打,《西遊記》就體現了這樣的交鋒。 《霍元甲》里說:世上的武術確實沒有高低之分,只有習武的人才有強弱之別,通過競技我們可以發現和認識一個真正的自己,因為我們真正的對手,可能就是我們自己。 這句話其實對於佛道,也是一樣。 ... 對於這個世界,佛教的目標是「來生」,而道教的目標卻是「今世」。佛教渴望涅槃,拋去這個讓我們感覺到痛苦的肉身,而道教希望即身成聖,飛升成仙。佛教牛在《西遊記》的皮,道教牛在《西遊記》的骨。 我們已經遊歷了佛教的三界二十八重天四聖境。現在該輪到回到中國,去看看中國的三界,也是道教的三界。 當我再次睜開眼睛時,發現自己躺在六龍車的車艙里,坐在我習慣靠的那把沙發上。 左右一望,全部都在啊,程心在掃地,葉言在畫畫,面堂在擦劍,諸星當正在看書,還有烏拉拉,他正在玩手機。 怎麼不見黃曉煙呢?原來她在車頂上打坐呢。 看到我睜開眼睛,葉言開了腔:「老大,你怎麼才醒啊?等你老半天了,晚飯時間都過了。」 「莫急莫急,現在不就是回國嗎?大家今晚就去吃烤魚,我請客。」 歡呼聲響起,我們的新旅程也即將開啟。 原創文章頭條號首發,轉載需經本人同意。 隱秘的西遊世界|佛教的故事(十八)覺者如來 無盡世界無盡諸佛 隱秘的西遊世界|佛教的故事(十七)緣覺菩薩 佛的弟子或老師?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culture/rebg3ex.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500974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線西肩頸痠痛治療有效中醫診所員林睡眠品質變差治療有效中醫診所芬園腎臟功能異常改善中醫診所鹿港失眠中醫推薦
國姓鄉晚上淺眠治療中醫 竹塘便秘或腹瀉改善中醫診所 網友都推薦到這間溪湖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大葉大學附近推薦白天沒精神治療中醫 魚池鄉睡眠障礙門診治療中醫 網友都推薦到這間溪湖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北斗自律神經失調改善中醫診所 國姓鄉血壓不穩定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和美這間中醫診所看診態度好,睡眠障礙改善很多溪湖自律神經失調治療中醫 埔心白天賴床睏倦治療中醫 把脈超神的和美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sui9iwnm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